摘 要:水蓄冷空調是利用電網的峰谷電價差,夜間采用冷水機組在水池內蓄冷,白天水池放冷而主機避峰運行的節能空調方式。當空調使用時間與非空調使用時間和電網高峰和低谷同步時,就可以將電網高峰時間的空調用電量轉移至電網低谷時使用,達到節約電費的目的。
關鍵詞:萬達廣場 節能環保 移峰填谷 水蓄冷
1引言
? ? 水蓄冷空調系統具有結構簡單的特點,可利用大型建筑本身具有的消防水池來進行冷量儲存,所以水蓄冷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其社會效益體現在可以平衡電網負荷,減少電廠投資,凈化環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
?
2水蓄冷空調系統簡介
? ? 水蓄冷空調技術利用峰谷電價差,在低谷電價時段將冷量存儲在水中,在白天用電高峰時段使用儲存的低溫冷凍水提供空調用冷。當空調使用時間與非空調使用時間和電網高峰和低谷同步時,就可以將電網高峰時間的空調用電量轉移至電網低谷時使用,達到節約電費的目的。3水蓄冷空調在萬達廣場中的應用萬達廣場購物中心是由百貨、超市、其他主次力店、室內步行街、萬達院線等構成,并利用室內步行街將百貨、超市、主次力店及萬達院線等不同空間連接組合而成的一種商業綜合體??紤]運營管理等方面要求,一般情況,萬達廣場購物中心分為三個獨立的空調水系統,即:超市空調水系統、百貨空調水系統和商管物業空調水系統。商管物業空調水系統主要供給萬達廣場購物中心除超市、百貨以外的空調區域,這包括:室內步行街公共區域、室內步行街商鋪、各主次力店、萬達院線等主次力店。
?
3.1萬達廣場水蓄冷空調系統原理
? ? 在有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地區,經經濟技術比較且投資回收期符合萬達集團要求的,會采用消防水池作為蓄冷水池的水蓄冷空調系統。水蓄冷空調系統僅適用于商管物業空調水系統,考慮萬達集團運營管理特點,萬達廣場購物中心其他空調系統不考慮水蓄冷空調系統。
?
![水蓄冷空調系統在萬達廣場購物中心的應用 水蓄冷空調系統在萬達廣場購物中心的應用]()
![水蓄冷空調系統在萬達廣場購物中心的應用 水蓄冷空調系統在萬達廣場購物中心的應用]()
![水蓄冷空調系統在萬達廣場購物中心的應用 水蓄冷空調系統在萬達廣場購物中心的應用]()
?
?
3.2萬達廣場水蓄冷空調系統簡介
? ? 萬達廣場購物中心商管物業水蓄冷空調系統設置三臺離心機組、一臺螺桿機組共四臺冷水機組,其中兩臺離心機組作為蓄冷主機,另外兩臺冷水機組作為基載主機??照{冷凍水循環泵與冷水機組一一對應設置,共設置五臺冷凍水循環泵,其中大泵三臺,互為備用,小泵兩臺,一用一備??照{冷卻水循環泵與冷水機組一一對應設置,共設置五臺冷卻水循環泵,其中大泵三臺,互為備用,小泵兩臺,一用一備。冷卻塔采用橫流冷卻塔,按組根據空調制冷主機對應設置,共三大一小。蓄冷水池一座,擴大消防水池容積后,利用消防水池作為蓄冷水池。蓄冷水池充、放冷循環泵合用,共三臺,兩用一備。蓄冷水池供冷用板式換熱器,兩臺。
3.3萬達廣場水蓄冷空調系統的特點
(1)萬達廣場水蓄冷空調不削減制冷主機容量由于萬達廣場建設周期短,水蓄冷空調系統實施調試工作滯后,為保證萬達廣場開業時的空調舒適性,一般空調制冷主機容量按負荷計算結果確定,不削減空調制冷主機容量。
(2)萬達廣場水蓄冷空調一般采用兩臺離心主機作為蓄冷主機綜合考慮萬達廣場商管系統負荷大小及特點,消防水池容積及擴容成本、設備投資費用,萬達水蓄冷空調一般采用兩臺離心主機作為蓄冷主機。在設計工況下,一般兩臺蓄冷主機4小時內可給蓄冷水池充冷完畢。
(3)蓄冷水池充冷和蓄冷水池放冷泵合用為充分提高水蓄冷空調系統的經濟性,考慮水蓄冷空調管路水流量、阻力系統的匹配,蓄冷水池充冷泵和蓄冷水池放冷泵合用。
(4)空調制冷主機循環泵和板換供冷循環泵合用為充分提高水蓄冷系統的經濟性,考慮水蓄冷空調管路水流量、阻力系統的匹配,板換供冷循環泵和空調制冷主機循環泵合用。
3.4萬達廣場水蓄冷空調系統的運行模式
(1)主機供冷模式此模式僅處于蓄冷系統未安裝調試完成或在蓄冷水池不供冷情況下,在該模式下空調制冷機組向空調末端供冷,蓄冷水池、蓄冷水池蓄(放)冷泵、板換等均處于關閉狀態。
(2)主機蓄冷模式+主機供冷模式此模式處于夜間低谷電價時段,且娛樂樓等夜間負荷處于運營狀態,此時基載主機運行并向末端供冷,蓄冷主機及蓄冷水池蓄(放)冷泵開啟,并向蓄冷水池充冷。
(3)主機蓄冷模式此模式處于夜間低谷電價時段,且空調系統無冷負荷,空調基載主機處于停機狀態,蓄冷主機及蓄冷水池蓄(放)冷泵開啟,并向蓄冷水池充冷。
(4)蓄冷水池供冷模式此模式多處于高峰電價時段,此時蓄冷主機、基載主機均不開啟,僅蓄冷水池蓄(放)冷泵、板式換熱器、空調冷凍水循環泵運行,并向空調系統末端供冷。
4結束語
隨著國家分時電價政策在全國的全面推廣,越來越多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會采用水蓄冷空調系統。水蓄冷空調系統在商業綜合體的應用在給各開發商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推遲或減少發電裝機容量,減少環境污染和環境污染治理費用,減少電網調峰次數、降低發電成本,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